{{ v.name }}
{{ v.cls }}类
{{ v.price }} ¥{{ v.price }}
几年就迅速崛起,撕开阿里京东电商的口子,市值一度超越京东百度,拼多多的实力着实不可小觑。
于是各路“亲戚”纷纷出现,这不,一个叫“拼兜兜”的电商平台惹怒了拼多多,被告了。
事情的起因还得从消费者说起。
由于拼兜兜在logo、商标、网站装潢上都与拼多多类似,许多人因此“走错门”,或者认为这个品牌和拼多多有所关联。
但是一下单就傻了眼,买了一个眉笔,收货却变成老人手机。诸如此类的消息一多,立马引起拼多多的注意。
于是拼多多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将拼兜兜告上了法庭。
却不想拼兜兜辩称道,其公司成立后没有实际经营,2015年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为空壳公司。被诉平台一直处于在线测试状态,虽然技术上可由商家自由进驻商城,但事实上没有商家入驻,没有收益,亦没有给原告公司造成损失。被控侵权标识与“拼多多”标识视觉差异明显,“拼兜兜”的文字外观及呼叫含义亦与“拼多多”存在重大差别。
但法院并不接受这样的解释,法院认为,拼兜兜的行为:
第一,构成商标侵权。拼兜兜对被控侵权标识的使用,客观上起到了指示服务来源的作用,构成商标性使用,并且其标识与“拼多多”标识近似,都采用了以“拼”字为中心的几何状图文组合结构、用日常生活用品图案填充分割色块、用深色背景的外部方形框架予以修饰,并且还同样在网络拼团购物类电商平台上使用,与“拼多多”标识足以发生混淆。
第二,构成不正当竞争。拼兜兜在短时间内将本已注册成功的“沃沃拼”名称更改为与有一定影响的服务名称“拼多多”近似的“拼兜兜优惠”,并且在“拼兜兜”网站中出现大量模仿,甚至直接抄袭“拼多多”网站的内容,攀附意图明显,足以误导公众,影响交易决策。
最终,法院判决拼兜兜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,赔偿拼多多70万元。
不过,拼多多的亲戚可不止这一位。
2018年,一个名为“拼少少”的网站进入了大家的视线。
根据拼少少官网介绍,他们是深圳虹新零售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项目,产品是直接从源头入手、流通体系管控,从而有效保障货源的安全性。另外,拼少少平台的商品主要是老字号为主,还有一些非遗项目,让传统企业通过这样的平台销售产品。
为此平台还提前准备了一系列商标,包括第9类、第35类、第42类、第5类、第25类等等,涵盖日用品、计算机软件、广告等众多领域。并且域名、logo、吉祥物等一应俱全,可谓是做足了准备。
然而,现在回顾,发现官网还在,项目一直没上线,也许是因为其注册的拼少少商标大部分被驳回。毕竟前有拼多多,这个要注册还是有点难度的。
值得一提的是,拼多多的商标配置也并非全面。
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,其“拼多多”商标主要分为3批次注册。第一批在成立之前,申请注册了9类、35类和42类的“拼多多”商标;第二批在2015年12月21日,申请注册了30件“拼多多”商标,第三批在2015年12月22日,申请注册了16件“拼多多”商标,三次加起来把全类别的“拼多多”商标都注册了,然而“拼多多”商标保护却仍然有破绽。
根据商标网查询,与“拼多多”相关的商标被申请注册了251次,而拼多多只占了175次,剩下的均为他人提出申请。例如:
2015年10月10日,在拼多多成立的第二个月,段福芳申请注册了30类和32类“拼多多”商标,恰好是拼多多没注册的类别;
2015年12月3日,赖林才申请注册了29类和42类的“拼多多”商标;
2016年1月19日,28类和31类“拼多多”商标被申请注册,现如今在赵春杰名下;
2016年11月24日,罗新美申请注册了25类“拼多多”商标。